2號線觀光試運行第二天
客流量:
6.1萬人次
最大客流站:
茶店子客運站
該站客流量:
6千人次
兩天來成都市民體驗到了雙地鐵帶來的便捷,那么2號線地鐵列車是如何調度的呢?又是如何與1號線進行精密的換乘接駁?昨日記者特地帶著這些疑問,為您揭秘地鐵“大腦”OCC控制中心。
在成都地鐵控制中心OCC里,可清楚看到1、2號線運行情況。地鐵1、2號線共用一個控制中心和票務清分中心,在這個“大腦”的統(tǒng)一調配下實現(xiàn)了兩條地鐵線的資源共享,從而方便1、2號線的正線的行車組織、電力控制、設備維修、信息收發(fā)、施工組織等工作。尤其是在換乘接駁上,實現(xiàn)統(tǒng)一調度與指揮,保證換乘時的緊密。
“在觀光試運行期間,由于9月1、2日實行周末中鋒運行圖,6分30秒發(fā)一班。而3日則實行上班高峰運行圖,5分45秒發(fā)一班。”據(jù)OCC值班主任楊勇介紹,成都地鐵制定了高峰、中峰、低峰共三種運行方案,將根據(jù)客流量適時調配車輛,高峰時上線列車將達到19列,同時還有熱備車滿足應急的需求。
兩個月前復核接觸網(wǎng)
DC1500伏直流電 為2號線輸入動力
成都地鐵列車采用的是電客車,因此其動力來源主要為隧道上方的接觸網(wǎng),它的運轉也直接關系著地鐵機車的開行。“成都地鐵接觸網(wǎng)運用的是DC1500伏直流電,在觀光試運行前的兩個月,接觸網(wǎng)就進行了復核和檢查。”據(jù)成都地鐵運營公司綜合機電檢修中心2號線接觸網(wǎng)工班班長秦軍介紹,該工班主要承擔著2號線接觸網(wǎng)的維護檢修,確保接觸網(wǎng)源源不斷為地鐵列車輸送電能,通過轉換驅動地鐵列車前行。
為了保障2號線觀光試運行的順利開展,2號線接觸網(wǎng)工班的員工們,總在凌晨時分走進長長的隧道里,對上千萬個數(shù)據(jù)進行復核和檢查,每個檢查調整數(shù)據(jù)精確到毫米。通過兩個月的突擊檢查,66名員工共完成了全線46.85公里、247個錨段、225個錨段關節(jié)、40組線岔、19臺分段絕緣器、7624個定位和絕緣子的檢查和擦拭,完成了全線設備的既定檢查任務,最終確保了接觸網(wǎng)設備的運營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