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消協(xié)昨天舉辦的公益活動上,全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發(fā)展委員會和中國自行車協(xié)會相關負責人透露,新的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已擬定完成,有望年內(nèi)出臺。盧大媽(行人):電動自行車在便道上和人行道上橫沖直撞確實很危險,速度應該慢下來,交管等部門應該加強管理。
在中消協(xié)昨天舉辦的公益活動上,全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發(fā)展委員會和中國自行車協(xié)會相關負責人透露,新的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已擬定完成,有望年內(nèi)出臺。根據(jù)新標準,電動自行車最高限速將由每小時20公里提高到26公里,同時將強制安裝速度傳感器,一旦超速將會自動斷電。
話說新規(guī)
啟動修改十年遲遲無法出臺
昨天上午,中消協(xié)聯(lián)合國際銅業(yè)協(xié)會,舉辦“環(huán)保健康安全出行”電動自行車消費大家談公益活動。中國自行車協(xié)會理事長馬中超表示,新的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有望年內(nèi)出臺。
全國自行車標準化技術發(fā)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余世光透露,他們從2002年就啟動了標準的修改,但由于各方面的意見不一,新標準遲遲無法出臺,“沒有哪一個標準需要修訂這么久,希望能盡快出臺。”余世光表示,新標準還需征求相關部委意見,然后再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。
變化1
時速限制提高6公里
據(jù)了解,舊的電動自行車標準《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》(國家標準GB17761-1999)是1999年施行的。根據(jù)該標準,電動自行車的最高限速為每小時20公里。
余世光表示,現(xiàn)在城市的距離越來越遠,人民的生活節(jié)奏越來越快,消費者也要求提高限制時速。此外,從實際來看,絕大多數(shù)電動自行車速度都超過了20公里,有的甚至達到了30公里。因此,對這個問題應該疏堵結合,新標準雖然提高了限速,但制動性能要求更高了。這是綜合考慮的,對交通安全更有保障。而像美國,限制時速是32公里,歐盟為25公里,日本為24公里。
變化2
將強制加裝速度傳感器
目前雖然電動自行車的最高限制時速為20公里,但一些廠家不按標準生產(chǎn),還有一些消費者購買后私自改裝提高車速,一些電動自行車經(jīng)改裝后,時速甚至達到四五十公里。雖然一些電動自行車也安裝了限速器,但可以拆卸,形同虛設。
余世光表示,新標準充分考慮到安全性,要求電動自行車強制安裝速度傳感器。有了該裝置,電動自行車一旦超過26公里,將會自動斷電,車速就會降下來。雖然看起來最高限制時速提高了,但這種速度傳感器將安裝在控制器內(nèi)部,不可拆卸,無法改裝,實際上車速很難達到30公里,安全性更強了。
變化3
按騎行環(huán)境分3種車型
按照舊標準,電動自行車的重量不得超過40公斤。新標準要求,根據(jù)道路情況和其他騎行環(huán)境,電動自行車將分為智能型、助力型和純電動型。余世光表示,像智能型的電動自行車,需要先騎行給車充電才能發(fā)動電池,電池再帶動自行車,能滿足大中城市的人們綠色、環(huán)保的需求,而且也適合大中城市道路比較窄的交通情況。助力型則安有蓄電池,可以選擇自騎,也可以選擇直接電動,適合城鄉(xiāng)接合部和小城市。而像廣大的農(nóng)村,道路情況更好,路途更遠,純電動更適合。3種車型的重量要求也不同,分別為40公斤、50公斤和55公斤。但標準并沒有要求哪種地區(qū)只能騎行哪一種車,而是需要當?shù)亟还懿块T根據(jù)當?shù)厍闆r進行管理。
變化4
技術型條款增至54條
余世光表示,此次新標準的修訂,首先考慮安全性,然后再考慮舒適性、可操作性等。其中,僅技術型條款,就從原來的34條增加到54條。其中,安全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,進行了短路試驗、臨水試驗等。剎車制動性能方面,普通地面的制動距離從原來的4米縮短到3.8米,潮濕地面的制動距離從原來的15米縮短至12米。
現(xiàn)在的電動自行車,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電池被偷的情況。余世光表示,根據(jù)新標準,電動自行車要在內(nèi)部安裝鎖子,可以連電
池一起鎖,防盜性能更強。而且每輛車需要有惟一的15位編碼,更便于交管部門管理。如果車輛被盜,直接向警方報編碼即可。
專家觀點
電動自行車也應上保險
針對電動自行車存在的問題,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劉建軍表示,現(xiàn)在的電動自行車由于違法成本低,很多人騎車時橫沖直撞闖紅燈等,造成交通事故,導致人員傷亡。要對電動自行車從生產(chǎn)、銷售和使用上,進行分類管理。同時,新標準也應該考慮與相關法律相銜接。劉建軍還表示,電動自行車由于沒有保險,出了事故很難賠償,因此電動自行車也應該上保險。
余世光表示,有一些電動自行車企業(yè)為了增加賣點給上了保險,但目前還沒有專門的電動自行車險種。行業(yè)也希望消費者自己上保險,作為交通工具,應該購買意外保險。因為在馬路上,畢竟有危險存在。
此外,余世光還表示,有關部門應對電動自行車加強管理。雖然電動自行車最高限速為26公里,并不是說一定要騎到26公里。按照道路交通法規(guī),非機動車道的行駛速度為15公里,那么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行駛,就不能超過15公里,這需要交管部門加強管理。而像在農(nóng)村,沒有這個要求,就可以跑到26公里。
各方聲音
騎車人的安全意識和交通管理更重要
針對新標準的內(nèi)容,記者采訪了不同的人群。對于提高最高限速的規(guī)定,大家的反應并不是很強烈,而是更關注騎車人是否能遵守交通規(guī)則、是否把安全放在第一位、有關部門是否能夠加強管理。
張先生(電動車騎車人):我經(jīng)常騎電動自行車上班,我認為,限速20公里也好,26公里也好,都應該遵守交通規(guī)則,關鍵問題還是騎車人自己。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快一點,人多車多的時候就應該慢一些,安全應該放在第一位。
孟先生(快遞業(yè)務員):我希望電動自行車的速度快一些,充電騎行的距離更遠一些,這有利于我的工作。對于安全,我也很重視。
馬女士(機動車駕駛員):我認為,電動自行車的速度不應該過快,而且應該加強管理,不允許在機動車道行駛。
盧大媽(行人):電動自行車在便道上和人行道上橫沖直撞確實很危險,速度應該慢下來,交管等部門應該加強管理。
數(shù)說
1.42億輛
據(jù)中國自行車協(xié)會理事長馬中超介紹,電動自行車屬于中國獨創(chuàng),產(chǎn)生于90年代末期。目前,全國已經(jīng)有1.42億輛電動自行車。前5年每年的增幅平均約為48%,近幾年的增幅也有15%。去年電動自行車的年產(chǎn)量為3500萬輛,出口只占到2.5%,絕大多數(shù)被中國消費者購買。